新聞來源:
更新時間:2024-07-29 11:45:44
責任編輯:衛琳霞
以科技創新為核心驅動力的新質生產力是經濟發展的新起點、新動能,是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
貫徹落實市委五屆九次全會精神,發現更多的“科創之花”,結出更多的“產業之果”,連日來,我們走進街鎮、園區,對話新質生產力企業負責人,以媒體視角,探訪應用場景、剖析創新案例、解碼其成長之道。即日起,眉山日報推出“眉山企業 向新起航”系列報道,敬請關注。
將竹子的青色長久留在筷子的表面,這樣獨特的筷子一經推出,就在市場上受到消費者的廣泛喜愛……這款特殊竹筷,來自中國竹編藝術之鄉——青神的竹筷研發加工中心。
2023年1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林草局等部門聯合印發了《加快“以竹代塑”發展三年行動計劃》。隨后,四川省、眉山市、青神縣陸續圍繞這一計劃進行了部署。
今年以來,青神縣竹筷研發加工中心搶抓“以竹代塑”機遇,從竹產品生產加工、研發等方面,加快技術研發轉化,延伸竹產業加工鏈,重點發展以竹代塑產品,全力發展新質生產力,為青神縣建設全國以竹代塑應用推廣基地,實現竹產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走進青神縣的竹筷研發加工中心,10余名工作人員正根據客戶定制需要,忙著生產一批竹葉青茶則產品。車間內機器運轉,切割打磨、激光雕刻等程序有條不紊進行。
“這批訂單來自中國(四川)國際茶業博覽會,現在每天能夠生產五千個成品,預計四十天內能夠如期交付。”企業相關部門負責人曾酉峰說道。
在竹筷研發加工中心車間內,工人們正抓緊生產,竹筷現場拋光機、雕刻機陣陣轟鳴。工作人員將一雙雙竹筷整齊地擺放在工作臺上,隨著火花跳動,特有的紋案便浮現在筷面上。
這便是企業的拳頭產品——使用“竹保青”技術制造的“三味一箸”牌竹筷。
“竹保青”是將竹子的青色成功地鎖定在竹材產品的表皮,這得益于竹筷研發加工中心的專利技術——食品級竹保青技術的處理方法及其產品與應用。
“我們通過校企聯合,科研賦能,研發了自己的專利技術,該專利技術屬于竹材加工利用技術領域,克服了新鮮竹材及帶青竹制品長時間光照發生變色引起的綠色褪變的問題,保持竹材表皮的綠色,保留竹綠葉素,有利于天然綠色帶青竹材產品的開發和應用,使青神的竹產品在市場具有生命力和競爭力。”青神縣竹投公司運營部負責人曾酉峰介紹道。
△工人正在包裝“竹保青”產品。
“‘三味一箸’是根據當下年輕群體的消費場景、消費習慣和消費功能,將竹筷美學重新定義的一款特色產品。‘三味一箸’里的‘三味’代指人生味、煙火味、美學味,分別對應有品質生活的品質竹筷、社交場景的美學用筷、非遺文化傳承的體驗用筷。”竹筷研發加工中心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產品廣受好評,企業產能、工藝圍繞市場需求繼續發展。
目前,企業在積極搶抓“以竹代塑”機遇的同時,和高校聯合新研發了更大規模“竹保青”生產線,以及竹機加工、竹日用品和系列文創產品生產線。記者在現場看到,各條生產線設備已安裝調試完畢,本月即將投入使用。
“目前,我們正在搭建國際國內竹筷銷售中心,接下來我們將通過傳統商超模式和線上電商模式多種渠道,讓我們的‘三味一箸’產品走進千家萬戶,為全球的‘餐桌美學’提供更多的選擇性。新的生產線將保證我們的產能跟得上市場節奏。”竹筷研發加工中心負責人表示說。
△企業屢獲行業榮譽。
青神作為竹編藝術之鄉,發展竹產業有悠久的歷史文化背景和良好的產業基礎。與國家發展方向同向,青神縣圍繞《加快“以竹代塑”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和《四川省竹產業提升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依托豐富的竹資源,實施科技創新提升、產業生態培育,不斷攻克竹材加工新技術、拓展竹材應用新場景。
如今,在青神縣竹筷研發加工中心等企業的推動下,竹林不僅僅是青神縣的一道風景線,也成為一條致富增收的經濟線。全縣竹林面積達到了20萬畝,當地政府從竹種植、加工、研發等各方面給予鼓勵扶持,不僅提高了“以竹代塑”產品研發水平,還帶動了竹紙包裝等上下游配套企業,全縣共集聚竹企業150多家,竹制品銷往全球58個國家和地區。
“我們的企業將充分利用竹資源的優勢,促進‘以竹代塑’產業多元化發展,對準國際國內竹產業市場發展和產品需求動態,加大‘以竹代塑’產品創新研發和科研成果轉化力度,開發更多生活實用型、大眾消費型竹產品,不斷打造‘以竹代塑’產業集群,助力青神特色竹產業高質量發展。”青神縣竹編產業園區管理委員會營銷合作部部長馮剛說道。
來源丨眉山日報全媒體記者 唐曉征 古良駒
新聞多一點:
【眉山企業 向新啟航】青神縣竹筷研發加工中心負責人彭澤輝:以新質生產力為引擎 發展青神特色竹產業 詳情點擊
信息產業部網站備案:蜀ICP備09029749號-1 眉公網備:51140002000014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號:(川)字第115號 網站支持IPv6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如有侵權敬請告知!網友在本站發布的信息與本站無關或者不代表本站觀點。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1120180003 聯系電話:028—38166899 網絡侵權舉報電話:028—38166899 舉報郵箱:346536593@qq.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