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
更新時間:2025-09-09 09:02:44
責任編輯:李佳倫
近日,環天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環天智慧)分別與ORBVIEW和Space Eye Lao公司簽署了數百萬美元的衛星遙感數據服務合同,為合作方提供以SAR衛星數據為核心、常規光學影像為補充的綜合服務。
以環天智慧為鏈主的西部衛星產業園。
這是該公司簽署的“海外第一單”,也是眉山發展衛星產業以來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打通了眉山衛星產業技術服務走向全球的“康莊大道”,為后續拓展國際市場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環天智慧是我市自主培育的科技創新型企業,也是我市衛星產業的鏈主企業,自2020年成立以來,已發射10顆商用遙感衛星,并完成第一階段組網,實現了衛星測運控和數據自主管理、自主運營。基于遙感衛星數據,該公司開展定制專題服務和輸出解決方案,已為眾多領域提質增效提供了新方式,目前已在自然資源、生態環境、智慧農業、智慧林業、智慧水利、城市體檢、防災減災等行業發揮著積極作用,遙感衛星已成為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在全球化浪潮澎湃的當下,企業“走出去”拓展國際市場已成為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關鍵路徑。
今年6月,在“星耀絲路·智匯眉山”為主題的第三屆眉山市衛星應用產業發展大會上,環天智慧發布了“星瞰河山·視界”智能時空數據引擎,并分別同哈薩克斯坦國家鐵路公司、哈薩克斯坦kazaerospace公司、馬來西亞Karuna集團簽訂了衛星應用項目合作協議,為此次“海外第一單”的落地奠定了基礎。
“我們以馬來西亞為起點,逐步拓展新加坡、老撾等東南亞市場,與當地政府部門、企業圍繞衛星遙感技術賦能區域發展開展深度對接。”環天智慧有關負責人江雨韓介紹,從參與馬來西亞峰會初次亮相開始,環天智慧成立專班團隊,著力探索國際市場需求,針對不同國家發展痛點,研究合作模式,經過一系列嘗試與努力,最終促成了“海外第一單”落地。
今年是市委市政府明確的“實干實績比拼年”,環天智慧聚焦全市衛星產業和新質生產力發展目標,積極圍繞產業化、數智化、科創化進行轉型升級,努力促進企業標準化建設再鞏固、開放合作再突破、提質增效再深化。
今年上半年,環天智慧錨足干勁,立足自身優勢,一心撲在衛星主業上,靠著技術創新往前沖,主要經營指標穩步前進。上半年新簽了31份業務合同,其中,公司已經連續三年中標自然資源部衛星數據合同;參與航空航天領域國家標準起草,相關案例還入選了未來信息應用方向優秀典型案例;順利推進與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共建的“空間智能感知與大模型應用聯合實驗室”;與西南財大、大地保險共建的“保險時空大數據聯合實驗室”正式揭牌啟動;“星瞰河山”家族再添新成員……公司業務范圍越來越廣,合作伙伴越來越多。
“此次海外簽單,凝聚了我們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努力。”環天智慧董事長鄒云坤介紹,近年來,公司主動融入全球商業航天發展浪潮,立足“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合作基礎,以技術突破與模式創新實現了國際業務“零的突破”,不僅擴大了公司的“朋友圈”覆蓋范圍,擴大了“環天”品牌的海外市場影響力,實現了企業自身的跨越發展,也為中國航天技術出海與國際協同創新貢獻了眉山力量。
“萬事開頭難,更需奮勇向前。”鄒云坤談到,接下來,環天智慧將始終以“一帶一路”倡議為根本遵循,以“人工智能+衛星遙感”技術創新為核心驅動力,持續優化基礎數據、增值服務、行業應用等核心產品體系,不斷提升國際市場競爭力,為全球客戶帶去更先進、更有品質、更值得信賴的“環天技術”,進一步完善符合自身發展的國際合作模式與機制,以更開放的姿態對接全球商業航天資源,推動形成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全球合作生態圈。
衛星產業是邁入全互聯時代涌現的前沿新興產業。發展衛星產業不僅是推動科技創新、打造新的發展增長極的題中之義,也是搶占未來發展制高點、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舉措。
我市搶抓商業航天、未來產業等發展戰略機遇,以衛星應用為抓手、以衛星運營為支撐、以衛星制造為拓展、以衛星發射為探索,推動衛星產業集群成鏈、建圈強鏈,目前,以環天智慧為鏈主的西部衛星產業園通過“一產、一園、一基金”模式,積極圍繞衛星領域大力開展資本招商及產業投資,從衛星應用到制造的全產業鏈正逐步形成。
眉山衛星產業正朝著打造衛星遙感、衛星通信、衛星導航全覆蓋,衛星研制、衛星發射、衛星運營、衛星應用全鏈條的產業生態圈挺進。
信息產業部網站備案:蜀ICP備09029749號-1 眉公網備:51140002000014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號:(川)字第115號 網站支持IPv6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如有侵權敬請告知!網友在本站發布的信息與本站無關或者不代表本站觀點。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1120180003 聯系電話:028—38166899 網絡侵權舉報電話:028—38166899 舉報郵箱:346536593@qq.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