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
更新時間:2025-09-10 08:44:17
責任編輯:李佳倫
臘肉香腸香氣四溢,火鍋料與調味品整齊排列,張三芝麻糕、汪洋干巴牛肉、曹家梨膏等琳瑯滿目……9月4日至7日,第十一屆四川農業博覽會(以下簡稱農博會)期間,眉山館仁壽展區憑借豐富多元的特色農產品,成為過往客商與消費者爭相駐足的焦點。
本屆農博會,仁壽縣精心挑選了10家本土企業,攜百余款“天府仁品”亮相蓉城。通過現場展示與集中推廣,全方位呈現仁壽農業科技成果與特色產業成績,為“天府仁品”走向全國、邁向國際搭建橋梁。
走進成都世紀城新國際會展中心2號館的仁壽展區,具有地域特色的布置格外吸睛,展柜上產品豐富多樣。四川蜀作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展位前,現場烹制的臘味香氣撲鼻,引得食客紛紛駐足;四川廚豐食品有限公司的多樣調味品一字排開,讓人眼花繚亂……整個展區內,參觀、試吃、詢價、洽談的人群絡繹不絕、人氣十足。
“為了這次參展,我們精心準備了臘魚、鵪鶉等16款臘制品,現場反饋非常好,客戶認可度特別高?!眮碜匀蕢劭h的四川蜀作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總經理代翠英說道。
“味道特別好?!闭箷蟼涫荜P注的還有作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曹家梨膏。正在品嘗梨膏的游客鄭華昕表示,每年秋天她都會熬制梨膏,沒想到現場品嘗之后發現這款梨膏比自己熬的純度和口感更好,現場就購買了10盒,還與工作人員互加了微信方便下次購買。
為確保參展成效,仁壽縣提前謀劃,從參展企業篩選、展品品質把控到展位設計布置,每個環節都嚴格把關;同時,邀請“網紅”主播現場直播推介,為參展主體搭建多元化合作平臺,全力將農博會打造成推動本地農業產業發展的“助推器”。
仁壽縣此次在農博會上的亮眼表現并非偶然,而是長期深耕農業產業、推進鄉村振興的生動縮影。近年來,當地立足本地農業資源稟賦,圍繞柑橘、枇杷、生豬、糧油等特色產業,聚焦“建圈強鏈”發展路徑,以培育特色農產品品牌為核心,逐步構建起“品種優良、技術先進、品牌響亮、效益顯著”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
近年來,仁壽縣在品種培育上堅持“引育結合”雙軌并行,一方面積極引入優質資源,通過與德康通內斯集團合作,帶動生豬產業向標準化、規?;D型。目前,全縣年出欄生豬101.2萬頭,實現畜牧業產值40.7億元,為縣域農業經濟增長提供重要支撐。另一方面強化本土品種保護與改良,組織農技人員為曹家梨開展品種優化工作。經過持續培育,“六月雪梨”成功獲評地理標志產品,種植面積已達3000余畝,成為彰顯仁壽特色的農業名片。
同時,仁壽縣以技術為抓手,持續強化農技服務與智慧農業發展,建立“縣-鄉-村”三級農技推廣體系,組建由多名專家、技術員構成的農技服務團隊,深入田間地頭為農戶提供“一對一”指導,切實解決種植、養殖過程中的實際難題。同時大力推進智慧農業建設,在鄉鎮打造“數字農業示范基地”,運用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實現土壤墑情實時監測、智能灌溉、無人機植保,有效降低農業生產成本,提升農產品產量與品質。
著力提升農產品“辨識度”與“影響力”,通過整合轄區優質農產品資源,打造“仁壽果”區域公共品牌,制定統一的品牌標準與包裝設計,推動農產品從“散兵作戰”轉向“抱團發展”,形成規模效應與品牌合力。另外,多渠道拓寬品牌傳播路徑,通過參加各類節會以及舉辦采摘節、豐收節等活動,持續提升“天府仁品”知名度。
截至目前,仁壽縣已培育品牌農產品46個,“天府仁品”公用品牌下的特色產品更是達到56個,品牌矩陣不斷壯大,宛如一片繁茂的森林,郁郁蔥蔥,充滿生機與活力。
信息產業部網站備案:蜀ICP備09029749號-1 眉公網備:51140002000014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號:(川)字第115號 網站支持IPv6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如有侵權敬請告知!網友在本站發布的信息與本站無關或者不代表本站觀點。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1120180003 聯系電話:028—38166899 網絡侵權舉報電話:028—38166899 舉報郵箱:346536593@qq.com
分享到